颱風的預報與改造及其他

發佈於:2009-01-22, 週四 15:46

請問民航氣象中心發布的颱風警報包括哪些階段?
 
  1. 民航氣象中心發布的颱風資料及警報情形如下: 報告:凡是台灣東方,東南方,南海地區有颱風活動,會對外發布A(Advisory )報告以供民航人員參考。
  2. 颱風警報階段如下: W36:凡是某地將於未來24-36小時受颱風侵襲,而對該地發布W36警報。 W24:凡是某地將於未來12-24小時受颱風侵襲,而對該地發布W24警報。 W12:凡是某地將於未來6-12小時受颱風侵襲,而對該地發布W12警報。 W06:凡是某地將於未來6小時內受颱風侵襲,而對該地發布W06警報。 W00:表示某地正受颱風侵襲中。 D03:表示某地颱風警報將於3小時後解除(用得比較多)。 D06:表示某地颱風警報將於6小時後解除(用得比較少)。

為什麼氣象局發出的颱風中心風速有一定的公式化?

按颱風定義風速Vmax≧34kt,相當於17.2m/s始稱為颱風,而颱風按風速大小分成輕度(34-63kt),中度(64-99kt),強烈(100-129)及超級(Vmax大於或等於130kt),同時要配合蒲福氏風級,所以發布警報時,颱風中心最大風速會出現18...35...53...m/s,而沒有出現21(為8級上限及9級下限),24(9級上限及10級下限),29(10級上限及11級下限)m/s。
3問題:颱風中心附近風速是否是指 10分鐘內所有陣風平均值? 解答:風速隨時間在變動是有大小和陣性的,一般所說的風速是取平均值,中央氣象局(CWB)是指10分鐘平均風速。10分鐘內有瞬間較大的風速,大於平均風每秒 5公尺以上,稱為陣風,而10分鐘內最大的瞬間風速稱為最大陣風。目前民航氣象單位及空軍氣象單位,要隨時提供當時風速給在空飛機應用,所以風速是採用1分鐘平均。

氣象局人員如何預報颱風強度?丹恩颱風為何行進緩慢?
  1. 中央氣象局的預報人員,均係台大、中大、文大畢業,很多是研究所畢業具有碩士、博士學位者,他們工作努力,頗具預報經驗,對每天每次所發布的天氣預報,均經過預報討論會中熱烈討論後所決定的,參加人員包括氣象衛星人員、數值預報人員及所有當班的預報人員,當然還有預報中心主任及各位課長都參加。
  2. 颱風期間,中央氣象局對颱風預報的發布更是小心翼翼,預報討論會中謝局長均親自參加,參與人員更多,所蒐集的資料更廣,討論更為熱烈,所獲結果是大家共同討論所獲的結果。
  3. 一般造成颱風強度減弱的因子有:
    • 當颱風移近大陸時,部分環流被破壞。
    • 當有冷空氣進入颱風環流時。
    • 當颱風移到較冷的海面時。
    • 颱風環流的低層與高層不配合情況下。
    • 颱風登陸後,因水汽來源斷絕及地面摩擦加速空氣內流而填塞,此兩因素使登陸後的颱風迅速減弱成低壓。
  4. 驗證中央氣象局此次對丹恩颱風所發布的颱風預報相當準確,丹恩颱風先向西由呂宋島移到南海後,因碰到地面及高空導引氣流的不一致,地面圖及低層圖上均有高壓,即颱風北方有高壓,阻止其向北進行,所以後來移速變慢。

氣象局公布說:根據最近 40年北太平洋西部海域颱風生成的趨勢,1975年到1988年是偏少的時期,接著1989年到1997年是偏多的時期,1998年開始又有轉為偏少的趨勢。展望今年夏季北太平洋西部海域對流活動將和去年類似,颱風生成不活躍,今年颱風偏少的機會比較大,是真的嗎?為什麼又氣象局有一陣子說不再預測每年的颱風個數,為什麼現在開始預測?

  1. CWB根據最近40年西北太平洋生成颱風次數的多寡加以統計,發現1975-1988年的14年中颱風次數較少,1989-1997年的9年中颱風較多,1998年起的颱風轉為偏少,展望2000年西北太平洋的颱風亦不活躍。
  2. 就過去資料顯示,在颱風較多年代中,亦可發生颱風次數較少的情況,例如1989-1997年代中每年平均有30.1個颱風,但1995年只有25個颱風;在颱風較少的年代中,亦可出現次數較多的情況,例如1975-1988年代中每年平均有24.6個颱風,但1978年及1981年分別都有28個颱風。
  3. 西北太平洋颱風生成次數的多寡,深受大氣環流所支配,亦即颱風的生成係受太平洋高壓、間熱帶輻合區(ITCZ)的所在位置、強度、及低層與高層是否配合良好....等所控制。

我想問中央氣象局是否對巴比侖颱風預測嚴重錯誤?

  1. 2000年,第12號颱風巴比倫〈PRAPIROON〉於8月26日18UTC在菲律賓東方海上形成,先向西北移動,27日12UTC改向西行,至28日18UTC又改向西北偏北移動,到達長江口外海,漸向北、北北東、東北進行,經北韓、大陸東三省到俄羅斯減弱。
  2. 當8月27日12UTC起巴比倫明顯向西移動,有直撲本島的之虞,中央氣象局即發布海上警報。28日14時當此颱風移到台北東南東方640公里海上期間,中央氣象局發布台灣東北部及北部陸上颱風警報,隨後陸續發布海上及陸上颱風警報。8月28日18 UTC所做的預測,此颱風於29日18UTC將移到北緯25.6度及東經122.3度,即在台灣東北東方120公里海上,是最靠近台灣北部〈30日2時〉的預測落點。29日18UTC的實際颱風中心位置是北緯26.1度及東經123.8度,即在台北東北東方260公里。此24小時預報的向量誤差是140公里〈約1.26個緯度〉,在各國的颱風預報中,這種誤差在合理範圍內,不能稱為預測嚴重錯誤。
  3. 此巴比倫颱風中心通過台灣東北方海上期間,颱風的西部外緣〈7級風暴風半徑以內〉已籠罩台灣北部地區,苗栗及以北地區都下了很多雨,例如8月28日00L至30日14時期間,苗栗縣和興有403毫米,新竹竹東352毫米,大屯山鞍部255毫米,台北縣桶後201毫米,雨量介於100—200毫米的地區相當廣。 (以上係答題者根據CWB當時所發布的颱風警報資料加以校驗後所得的結果。)

美軍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從關島遷到夏威夷珍珠港是否放棄西北太平洋的氣象觀測權?對東亞各國氣象局有無負面的影響?
  1. 美軍聯合颱風警報中心(JTWC)從關島遷移至夏威夷珍珠港後,對西北太平洋颱風仍觀測並發布颱風警報資料,美國是海權國家,對海洋上的各種觀測都極為重視。對颱風觀測更是不遺餘力。
  2. 自2000年起,西北太平洋的颱風發布將由日本氣象廳負責,屆時美軍聯合颱風警報中心所發布的颱風是否與日本氣象廳完全一樣,不得而知,有待將來事實證明。(事後補充說明:目前JTWC所發布的颱風警報資料形式與過去相同,近中心低氣壓及最大風速等內容與日本氣象廳所發布者大同小異。
過去的情況是:日本氣象廳對某些T.D變颱風的情況與 JTWC會有極少許不同,例如JTWC已發布為有名字的颱 風, 但日本氣象廳視為是T.D而不是颱風,反之亦有。

灑乾冰消滅颱風情形如何呢?

過去美國曾用飛機進行三次實驗,利用碘化銀(乾冰亦可)噴灑在颱風眼外的雲層內,使雲層的水氣迅速凝結而釋放大量潛熱,結果顯示,種雲後4-6小時,使近中心的最大風速減低約15-30%,但此效果維持不久,在6-18小時後強度便再度增強,顯然以人造雨方式嘗試改變颱風的強度及進行方向,仍有待進一步研究及實地試驗。 Remark:預定今(1999)年8-10月將用無人飛機(Aerosonde)進入颱風環流內作觀測(實驗),一切都要大家同心協力去嘗試,去做。
事後補充說明:因無人飛機進入颱風及返航尚有問題待克服,所以預定今年的觀測颱風計畫未實施,延後執行。

氫彈或核子武器有沒有破壞颱風的功效?
 
  1. 從經濟的觀點看,這絕對是得不償失的問題,一個很小的颱風所具有的能量不知要用多少個氫彈去破壞颱風的熱力結構,無人試過,不知結果為何。
  2. 颱風侵襲台灣,有害處,但亦有利,如果沒有颱風,則水資源缺乏,將是一個嚴重的問題。

以現今科技控制颱風是否有其可能?

來題中所提〝控制颱風〞不知是〝控制颱風進行路徑〞抑或〝控制颱風強度〞。實際上以現今科技,對兩者都很難加以有效控制。 關於控制強度方面:根據過去研究結果,以利用人造雨 (種雲)方法為最可行,此法乃利用飛機將碘化銀噴灑在 颱風眼外的雲層內,使雲層內的水汽迅速凝結而釋放大 量潛熱,俾減小颱風眼的能量及強度。美國曾進行三次 實驗,結果顯示在種雲後四至六小時,颱風的強度有明 顯減小,中心附近最大風速減低約15%~30%,惟此效果維 持不久,在六至十八小時後強度便再度增強。顯然,到目 前為止以人造雨方式試圖改變颱風強度及伴隨雨量的成效 有限,仍有待進一步的研究及實地試驗。

改造颱風的技術是不是目前遲緩下來了?

颱風是將積存於熱帶低緯海洋上多餘能量〈接收太陽短波輻射進來的能量多於地面長波輻射出去的能量,這些多餘的能量積存於海洋上,大部分透過洋流輸送到中、高緯度海洋上,少部分由氣流來輸送中、高緯度地區〉,輸送到中、高緯地區的一種調節機制,颱風能量非常龐大,改造颱風並非易事,亦得不償失,所以氣象科學家目前並不熱衷於颱風的改造。

聖嬰及反聖嬰現象結束了,明 (2001)年颱風數是否因此而增加?

  1. 西北太平洋颱風的多寡,主要取決於太平洋高壓中心所在位置(緯度及經度)、強度、ITCZ、及低層與高層環流的配合而定。甚至於亦與南半球的副熱帶高壓動態有關(因為它會影響北半球ITCZ的所在位置)。
  2. 聖嬰與反聖嬰對大氣環流及對全球氣候的影響,大家都不斷的研究,並已獲得一些很好的成果,例如聖嬰年壓制了西北太平洋颱風的發展而利於東北太平洋颶風的發生,反聖嬰年則對大西洋颶風的發展有利,但對聖嬰及反聖嬰結束後,西北太平洋颱風的多寡情形,仍無很好可供應用的研究成果。
  3. 現將1940以後的El Nino,LaNina(根據WMO-No.896)及西北太平洋地區發生的颱風次數列於下方,以供參考:
El Nino年 La Nina年 西北太平洋颱風次數
1940-41 1954-55 1954年 21個1955年 28個1972年 24個
1972-73 1973-74 1973年 21個1974年 32個1975年 21個
1982-83   1982年 26個1983年 23個1984年 27個
1986-88   1986年 26個1987年 24個1988年 26個1989年 32個
1991-95   1991年 29個1992年 31個1993年 29個1994年 34個1995年 25個1996年 30個
1997-98   1997年 31個
  1998-2000 1998年 17個(比平均值小)1999年 23個2000年 23個

氣象局對東太平洋進入西太平洋的颱風如何處理?

中央氣象局的天氣圖有北半球天氣圖和亞洲區域天氣圖,東經180度以東地區亦包括在內。東太平洋颱風有東太平洋的名字,當東太平洋有颱風移入西太平洋地區,天氣圖中都會分析,如果很遠,氣象局不會發布消息,如不斷西移至東經140-150度以內,氣象局視情況會發布消息,自前年起,對這種生成於東太平洋的颱風向西移到東經180度以西的颱風會編號,名字仍以原來的英文名字稱呼,不給中文名字,從未將東太平洋颱風原有的名字改掉過的情形。

為什麼國際換日線附近的海域不易發展颱風?

換日線低緯地區的海水面溫度(SST)一般不很高,夏季太平洋高壓經常在北緯30-40度及東經180度(170°E~170°N)附近,該地區低層輻散氣流比較顯著,故比較不利於颱風生成及發展,但當此區海溫高且低層與高層大氣環流配合良好情況下,仍可有颱風生成並移至東經180度以西的地區,如1997年9月中旬的OLIWA及12月下旬的PAKA颱風即是實例(聖嬰年的產物;聖嬰年東赤道太平洋海溫較高,所以墨西哥西方海域的颱風較正常年為多)。

為什麼每隔二、三年會有東太平洋的颶風越界到西太平洋?
 
  1. 颱風的生成及發展係依當時所在的緯度、海水面溫度、近地面是否有擾動及擾動區之低層和高層環流的配合情形而定,一般在換日線附近及其東方海上,海溫及太平洋高壓中心所在位置等均不適於颱風形成及發展,所以此區出現颱風的機率較少。
  2. 當聖嬰現象發生時,東太平洋海溫增加,換日線及其東方中太平洋SST增加,同時太平洋高壓中心位置偏東、偏北,乃使180度附近及較東一帶的東北太平洋成為可形成及發展颶風的海域。
  3. 此區颱風的多寡與El Nino或La Nina相關情形,吾人對此所知不多,是一個很有趣且值得大家進一步研究的課題。
 

為什麼西北太平洋的颱風較其他地區強?

因暖水面廣闊,暖洋流黑朝海溫較高,ITCZ及太平洋高壓所在位置,適當低層與高層環流偶合良好,垂直風切適合於颱風發展,故一般較強的颱風較其他地區為多。

為什麼大西洋的颶風發展較慢?
 
  1. 吾人未曾對大西洋颶風發展情形做過詳細分析研究,詳情不很清楚。
  2. 大西洋颶風多在東風波中發展,同時環境場中的渦度亦較差,颶風環流上方低層和高層的垂直偶合不很好,此可能都是原因。

為什麼大西洋颶風活動的緯度比其他地區颱風活動的緯度高很多?
 
  1. 每個颱風(大西洋稱颶風)生成、強度變化及動態等必須經過個案的詳細分析,始可知其原因。
  2. 如果大西洋颶風在未轉向前的活動所在緯度較高,可能的原因是:導引颶風動態的大西洋高壓所在緯度較高所致。

為什麼今年 (1999年)大西洋的颶風發展比太平洋好?
 
  1. 我們對影響及侵襲台灣地區的颱風非常關心,所以對西北太平洋上的颱風生成及動態非常重視,不斷作分析研究。
  2. 因亞洲天氣圖中(半球圖例外)不包括大西洋地區,中央氣象局亦不接收大西洋颱風資料,致對大西洋上的颶風資料較缺乏,所以無法解答此問題。

美國曾發生一個強大的冬季風暴,是在 1991年發生的,它造成嚴重災害,重點是它曾和一個颶風結合,竟然離奇增強,請問過去是否有溫帶氣旋跟熱帶系統結合的例子?

西北太平洋颱風減弱有兩種途徑:
  1. 颱風在中南半島、華南、華東登陸,減弱成低壓並消失。
  2. 颱風在韓國、日本登陸或在日本東方海上移到較高緯度較冷海水面或西風帶中加速向東北移動而減弱或變性成溫帶低壓。
在亞洲大陸東部海上的較顯著溫帶低壓,大多出現在高空 槽前西南氣流中的最大正渦度平流區,根據答題者從事實 際天氣預報及教授天氣學之經驗,尚未看到過溫帶氣旋與 颱風殘留系統結合而成強烈溫帶氣旋的情形,但未做過整 體的統計分析,是否亦發生過類似情形不得而知。

166氣象專線?

166所播的颱風是代表CWB當時的官方颱風資料,一般是很準確的。颱風侵襲台灣結束後,事後經蒐集更多資料分析研究後,正式颱風研究報告所發表的資料有時會稍有修正。

在中央氣象局是否可以查到歷年颱風的完整資料?

中央氣象局對西北太平洋上所發生的颱風活動情形都會蒐集,對侵襲台灣的颱風資料非常完整,包括颱風路徑、颱風中心最大風速、侵襲台灣期間各地所出現的風雨情況.....等,如需要請洽中央氣象局服務科TEL.(02)23491002。

要取得歷年來的颱風學術報告資料?

有關颱風的學術報告,中央氣象局出版的「氣象學報」,中華民國氣象學會的年會「會刊」,空軍氣象中心的「氣象預報與分析」等刊物中,均有颱風方面的資料,另外,在關島的聯合颱風警報中心(Joint Typhoon WarningCenter;JTWC)有颱風年報(Annual Typhoon Report或Annual Tropical Cyclone Report),這些報告在中央氣象局圖書館、台大大氣系圖書館均有或逕洽上述各單位。

金氏紀錄上 1979年10月狄普創世界已觀測氣壓最低值?

(1)有關哪個颱風中心氣壓最低,中央氣象局的紀錄是1979年10月12日狄普颱風於北緯16.7度,東經137.7度的地方所測得的870hPa為最低。
(2)過去報紙報導或發布的颱風資料,氣象預報單位事後都會做適當修正,而定出最佳路徑及有關颱風中心最大風速、中心氣壓、暴風半徑等,兩者會有些差異。有關這方面的問題,如再有疑問請向關島颱風警報中心(JTWC)查詢。

何謂角隅作用?

此為颱風在侵台期間,氣流受台灣地形轉角處所引起之增強導引氣流,颱風進行速度增加,促使一地風速同時增加的效應,氣流角隅作用(Corner Effect)亦稱山角作用,因地形影響引起局部地區氣流速度增大,以蘭嶼最為明顯,彭佳嶼次之。

颱風的填塞作用?

颱風遭遇到下列情況時會發生填塞(即颱風中心最低氣壓 會上升):
  1. 當颱風轉向北及東北移動。
  2. 當颱風進入較冷的海水面。
  3. 當有冷空氣進入颱風環流內。
  4. 當颱風正處於顯著地形的邊緣,即將登陸時。
  5. 當颱風進入高層風速很大的區域〔即垂直風切極大〕。
  6. 當颱風低層的內流量大於高層外流量時,如颱風登陸,低層風受摩擦影響內流增加,颱風中心氣壓上升,強度大為減弱。

颱風的牽引作用、藤原效應、重疊強化之間有何差別?
 
  1. 牽引作用:亦稱導引作用,此是指颱風(環流)的進行,係受其上空太平洋高壓的氣流所控制,例如颱風位於較低緯度時,剛好在太平洋高壓(自低層至高層都是高壓,一般中心隨高度略向西南傾斜)的南、西南方,此颱風上空多吹東、東南東風,所以颱風多向西北西進行(不考慮β效應情況),這太平洋高壓南緣、西南緣的東、東南東風即稱為導引氣流(Steering Flow〕,此種牽引颱風運動的作用稱為牽引作用,亦稱導引作用。
  2. 藤原效應:(Fujiwara Effect)是指二個颱風或一個颱風及一個T.D,兩者相互吸引並作旋轉的現象,稱為藤原效應。當台灣東方有颱風而南海亦有颱風,並在相當的距離內時,都會有此藤原效應,預報颱風移動時,預報人員都會注意到這種作用。
  3. 重疊強化:係從位渦觀點來看,如高層有擾動移到低層擾動之上時,會使低層擾動加強,此種作用僅對低層擾動有效,對已形成的颱風則不適用。

「颱風回南」是什麼意思?

當颱風移動具有向北移動分量時,前半部是偏北來風(如N,NE,NW),後半部是偏南風(如S,SE,SW)。當偏北風漸漸轉變成偏南風時,就表示颱風已過了一半,將漸次離開,此後風雨將逐漸減小,甚至完全停止,這就是台灣民眾所謂的「颱風回南了」。

一雷破九颱可不可信?

颱風雲牆中為積雨雲(Cb,亦稱雷雨雲)組成颱風的主要雲系,當颱風侵台期間,大家都躲在家中,在狂風暴雨聲中,雷聲已被掩蓋或未被特別注意到,此諺語的正確解釋為:「台灣地區經常有午後雷雨發生時,颱風不會來,如果連續性雷雨忽然停止時,表示颱風以外的下沉氣流(一般雲量很少)區已到,表示可能有颱風要來了,但一旦颱風來了,是會發生雷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