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雨定義與降雨機率


雨的定義及如何觀測?預報下雨的定義?

目前中央氣象局的規定,一個預報地區,在預報時間內如有降雨,測得降雨量達0.1毫米或以上時,就認為是下雨。例如宜蘭地區,地區內氣象觀測站有宜蘭市及蘇澳港二站,白天(6時-18時)內如有任何一站有0.1毫米或以上的雨量時,就認為宜蘭地區有下雨,預報人員即根據此原則來研判降雨機率。 由此可知,降雨機率只是表示預報地區(會不會)下雨的機會,和下多大多小的雨沒有關係,和下雨的面積大小也沒有關係,更與下雨的時間長短無關。例如今天白天台北地區降雨機率30%,它不是表示這個地區只有30%的區域會下雨,也不是這一天內有30%的時間會下雨,與雨量的大小更沒有關係,基本上,它是指會不會下雨的機率。如果預報有80%的機率會下雨,那就有20%不會下雨,所以相對的下雨的機率很高,相反的如果只有10%的機率會下雨,那就有90%不會下雨,所以我們就可了解下雨的機會很小,但也仍然有機會,只是機會非常小。

每日降雨機率是如何計算?
 
  1. 降雨機率的發布降雨機率是在民國82年元月開始發布,當時的名稱是 「降水機率」,而後才改用為降雨機率。為何當初用 「降水機率」呢?因為從天上降下的不只是雨,還有 雪、冰雹等,雨是液態的水,雪、冰雹則是固態的 水,“水”可包括固態、液態的雪和雨,“雨”卻只代表下雨,所以嘍!如果對於下雪的地方用降“雨” 機率,就非常的不恰當了,用降“水”機率則適用的 範圍較廣,在國外則都是用降水機率。 台灣地區因平地沒有下雪的機率,所以當時發佈降水 機率預報,少數媒體用降雨機率,反而使大家認為用 降水機率怪怪的。台灣的氣象觀測已有百年資料,平 地從無下雪紀錄,而且降雨機率並不包括500公尺以上 的山區,所以冬天山區下雪並不在降雨機率的預報範 圍內,不會有降水或是降雨的問題,因此將降水改為 降雨機率,如果未來要發佈山區,就要用降水機率了。
  2. 什麼是降雨機率? 天氣變化快又複雜尤其台灣地形複雜,更不要說能百 分之百的準確預報了。古有明訓“天有不測風雲“, 不測的原因實在太多了,既然不能準確預報,那到底 有多少把握呢?這就是機率的問題了。 預報人員根據各種氣象資料(雲量、濕度、受天氣系統 影響是否有降雨現象、天氣系統的移動速度、地形及過去的降雨量、降雨時數、範圍等),經過整理、分 析、研判、討論之後,對某一個地區及某個時段內會 不會降雨的把握是多少,這個“把握多少”換成百比 分數,就是降雨機率。例如預報員對明天白天會不會 下雨的把握很高,有9成把握會下雨,那降雨機率就是 90%,如果對不下雨的把握有9成時,則降雨機率為10%,如果認為有可能下雨,也可能不下雨,機會一半一 半,這時降雨機率就呈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