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視台常用氣象術語

發佈於:2009-01-23, 週五 14:06

可否將電視台上經常提到的有關氣象名詞,如天氣、東北季風、高壓出海、高壓迴流...等加以說明?
 
  1. 氣象:指大氣現象而言(一般泛用),需顧及瞬時所發生的現象,一般以數量-即氣象要素表示,如:氣壓、氣溫、風向風速、降水(包括固態及液態)、雲量雲狀及雲高、能見度、日照、日射、蒸發……等。
  2. 天氣:表示一地瞬時之氣象狀況,例如台北市某日下午二點的天氣為:晴天,氣溫26˚C,露點20˚C,西北風風速每小時8浬(Knots),能見度10公里。
  3. 天候:是綜合表示某地某期間的天氣名詞,目前多採用5天的平均天氣情況,稱為天候。它比天氣的時間長,比氣候的時間短,一年有73候,一般天候多以統計氣溫及降水量為主。
  4. 氣候:長時期大氣現象的平均,稱為氣候(Climate),例如利用民40-87年台北所觀測到的氣象資料加以統計,求出各月份之平均值,即為月平均氣候,有月平均氣溫、月平均最高溫度、月平均最低溫度、月平均降水量、月平均降水日……等。
  5. 東北季風:每年冷季(10-4月),台灣為極地大陸冷高壓所控制,台灣一般盛行東北風,因為這種風係隨季節改變而來,多出現於冷季,所以稱為東北季風(台灣各地因所在位置不同,風向有所改變,並非均吹東北風),這種東北季風對台灣天氣的影響係隨強度不同而異。一般東北風厚度較深風速較大時,台灣東北部(及/或北部)下雨機會較多。相反,厚度較淺風速較小時,台灣東北部下地形雨的機會減少。在一般情況下,這種東北季風的厚度及強度係隨高壓中心所在位置及強度不同而改變,亦與低層的高空氣壓系統有緊密的相關。
  6. 高壓出海:冷季我國為極地大陸高壓所控制,多自西伯利亞及蒙古一帶南下進入河北、山東地區,當高壓自山東或江蘇、浙江地區移入東海並漸次移至日本或日本南方海面時,稱為高壓出海,因為高壓出海會使台灣地區的天氣轉好(視情況而定,有的轉好後不久又會轉壞),所以中央氣象局對外發布天氣預報時常用"高壓出海"這個名詞。
  7. 高壓迴流:冷季台灣被鋒後的大陸冷高壓所控制,吹東北風,天氣陰有雨,這種陰雨天氣有時會因高壓出海而變好,其原因是當高壓出海東移後,移到台灣的氣流是由高壓中心南方由東向西移動,這種氣流先由中國大陸移出經高壓北部,高壓東部再流到台灣,稱為高壓回流,因為這種氣流(東來氣流)比較暖和,會使台灣天氣變暖變好,所以"高壓迴流"這個名詞經常被應用。
  8. 反氣旋彎曲環流:在北半球,凡是氣流的進行(風的吹法)呈順時鐘(針)方向彎曲者稱為反氣旋彎曲,亦稱反氣旋型環流。高壓是標準的反氣旋型環流,一般而言,反氣旋型環流情況下的天氣較佳。
  9. 氣旋型彎曲環流:在北半球,凡是氣流的進行(風的吹法)呈反時鐘(針)方向彎曲者稱為氣旋彎曲,亦稱氣旋型環流。低壓是標準的氣旋型環流,一般而言,氣旋型環流情況下的天氣較差,反氣旋型環流情況下的天氣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