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晴朗回暖溫差大 一週氣溫逐日緩升

吳德榮2018/4/26      

《本專欄轉載自「三立準氣象·老大洩天機」,引用請註明》

今(26日)晨北台灣的最低氣溫降至17度左右(截至5時淡水16.8度、宜蘭17.0度、蘇澳17.7度),是這波鋒面及東北風所帶來的最低氣溫除了冷空氣的強度還有一部分是「輻射冷卻」的貢獻。今晨屏東沿海由於有尚未完全脫離的水氣,與陸風產生的輻合作用,帶來一些降雨其他各地雲量已少,天氣恢復穩定。

 

最新(25日20時)歐洲中期預報中心(ECMWF)模式模擬顯示,今(26)日各地皆為晴時多雲、山區午後雲量略增白天回暖,日夜溫差較大;北台灣約在18至30度,中部21至30度,南部23至31度,東部18至27度。明日至下週三(27至2日)天氣為晴午後多雲,西半部高溫將由31度,逐日漸升至33度左右,低層水氣逐漸增多,大氣漸趨不穩定,週五午後對流還不明顯,週六至下週三不穩定度提高、午後對流較活躍,大部分在山區發展,有時也會擴及部分平地。至於對流胞會在何時何地發展又會影響何地就不是目前模式模擬的能力所及,屆時氣象局還得利用遥測工具(衛星、雷達、閃電…等),採取「即時預報」的程序,才能處理。

 

最新歐洲模式模擬顯示,梅雨季(5、6月)第一道鋒面大約在下週四(3日)抵達台灣(圖),目前模擬的結構並不強,且屬移動性,尚無「滯留鋒」的特徵。但這是正常的,因為往年梅雨季,很少第一道鋒面,就能呈現「滯留鋒」的型態。但由於這是模式第8、9天的模擬,是會再調整的,所以需要持續觀察。

圖:最新(25日20時)歐洲中期預報中心(ECMWF)模式模擬5月3日20時地面預測圖顯示,地面鋒面(藍虛線)剛通過台灣,抵達巴士海峽附近,結構並不強,且尚無滯留鋒的特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