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雨季尚未結束 請慎防劇烈天氣

吳德榮2019/6/26

《本專欄轉載自「三立準氣象·老大洩天機」,引用請註明》

昨(25)日上午有「颮線」從台灣海峽南部移入陸地,帶來「劇烈天氣」(雷擊、強風、瞬間強降雨…),旗津近海並有雙「水龍捲」發生。午後強對流發展,北台灣局部地區亦有「劇烈天氣」及「豪雨」(3小時大於100毫米)發生,皆為「梅雨季」尚未結束的警訊。今晨氣溫與昨晨類似,截至5:33北台灣平地最低溫約在22、23度(桃園大溪21.9度、新北淡水23.3度),而台北市最低溫也在24度(大安公園23.5度)左右。

 

最新(25日20時)歐洲中期預報中心(ECMWF)模式模擬顯示,今(26)日鋒面已北移至華中,台灣附近低層水氣仍多,大氣不穩定。北台灣雲量少、可見陽光;未下雨前,天氣悶熱。清晨海峽南部對流發展,移入陸地;午後陸地上熱對流發展;皆有局部陣雨或雷雨的機率,請注意氣象局的特報。北部氣溫約在23至33度、中部24至33度、南部25至34度、東部24至33度。

 

最新模式模擬顯示,明日、週五(27、28日)低層大氣水氣略減,午後仍有強對流發展,帶來有局部陣雨或雷雨,西南風遇地形有輻合作用,清晨在沿海對流發展,影響有延續至上午的機率;未下雨前,天氣悶熱。週六、日 (29、30日)太平洋高壓仍偏弱,西南氣流輸送低層水氣(左圖),大氣持續不穩定;西南氣流遇地形輻合,易發展雲雨;午後對流活躍,影響範圍大;白天未降雨時,天氣很悶熱。下週一、二(1、2日)漸轉偏南至東南風,天氣炎熱,大氣仍不穩定,午後對流旺盛,有局部陣雨或雷雨,南部、東南部迎風面亦有局部陣雨。

 

今年的「梅雨季」,自5月1日起,前4道鋒面皆為「移動性」,第5、6道則為「滯留鋒」,都帶來不少降水;另外午後對流,也有一些貢獻。今起至6月底,不但還在氣象局定義的「梅雨季」之中,太平洋高壓偏弱、低層「西南氣流」帶來水氣(左圖),大氣很不穩定,仍有「劇烈天氣」發生的機率,要注意防範;可別因「滯留鋒」不再影響,而掉以輕心。這也是「氣象局」將「梅雨季」定義為從5月初至6月底的主要緣故,因為並非只有「滯留鋒」會帶來的「劇烈天氣」及災害,還有其他天氣系統也會!

 

氣象局今晨2時發布的「熱帶性低氣壓」消息(右圖)顯示,其已向北迴轉,無侵台機率;是否能發展成第3號颱風?機率也偏低。無論它是否能成颱,今年颱風季「提前」爆發已不可能,因至6月底氣候平均值為4.7個,而今年至今只有2個。

左圖:25日20時歐洲中期預報中心(ECMWF)模式,模擬30日20時850百帕天氣圖顯示,太平洋高壓偏弱,西南氣流輸送低層水氣,至台灣附近,大氣不穩定。易有強對流發展。(圖擷自ECMWF)

右圖:氣象局今(26日)晨2時發布的「熱帶性低氣壓」消息顯示,其已向北迴轉,無侵台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