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利颱風生成的大氣 約一週後成型

吳德榮2019/7/26

《本專欄轉載自「三立準氣象·老大洩天機」,引用請註明》

最新(25日20時)歐洲中期預報中心(ECMWF)及美國(GFS)模式,模擬(1日20時)地面圖顯示,「太平洋高壓脊」大約在北緯30度向西伸展,從南海向東延伸至西北太平洋則為「季風低壓槽」所盤據(圖)。因屬「行星尺度」的變化,通常形成後可持續一段時間,但能維持多久?並沒有可信的資料,可作為參考的依據。而「季風低壓槽」內易有擾動發展,為利於颱風生成(單一或多個)的大氣型態,但颱風屬「綜觀尺度」或「中尺度」的天氣系統,故一週後不同模式的模擬不相同,是正常的(圖)。儘管月底至下月初顯示出多颱的型態,但各別颱風的變化,還是充滿變數,並非模式在一週前能準確模擬的,需持續觀察。

 

由於缺乏觀測資料,熱帶系統的強度估計,主要是依據衛星雲型,但無法避免「主觀判斷」;所以,即使昨(25日)晚20時聯合颱風警報中心(JTWC)已估為「輕颱」,日本(RSMC)今(26日)晨2時卻仍估為「熱帶性低氣壓」。中央氣象局26日2時路徑潛勢預測圖顯示,路徑朝北逐漸接近日本;週末(27、28日)日本本州南部有受其侵襲的機率,若有相關行程,應密切注意氣象局的最新預報。

 

今(26日)晨台南、高雄已有局部降雨。截至5時北台灣最低溫約在24度(桃園大溪24.1度、新北福隆24.3度),台北市區的最低溫也在25度(文山區25.3度)左右。最新(25日20時)歐洲中期預報中心(ECMWF)模式模擬顯示,今日各地為晴時多雲,盛行偏南至西南風,水氣漸增,不穩定度提高,午後局部雷陣雨,範圍擴大、強度增強,應注意氣象局的特報。北部氣溫約在25至36度、中部25至35度、南部24至36度、東部24至36度。

 

週末及下週一(27至29日)低層水氣更為增多,各地多雲時晴,但大氣很不穩定,午後對流旺盛,影響範圍亦較大,「劇烈天氣」發生的機率提高、應注意氣象局的特報;其他時間中南部及花蓮以南地區,亦有局部短暫陣雨的機率。下週二至週四(30至1日) 各地為晴朗炎熱,午後局部雷陣雨在山區發展,並擴及鄰近平地;清晨東南部、南部沿海地區偶有零星、少量降雨的機率。本期氣溫變化不大,白天最高溫大約都在34至36度左右。

圖:最新(25日20時)歐洲中期預報中心(ECMWF)及美國(GFS)模式,模擬(1日20時)地面圖顯示,「太平洋高壓脊 (藍線)」大約在北緯30度向西伸展,從南海向東延伸至西北太平洋則為「季風低壓槽 (紅線)」所盤bits據。「季風低壓槽」內易有擾動發展,但一週後不同模式模擬的擾動位置、強度並不相同。(圖擷自tropical tidbi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