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後留意強對流 下週擾動續觀察

吳德榮2021/7/15

《本專欄轉載自「三立準氣象· 老大洩天機」,引用請註明,切勿斷章取義、任意竄改》

昨(14)日僅花蓮光復鄉37.1度,達到高溫警示標準(≧36度)。昨日西半部午後局部強對流發展,氣象局並因此發布大雷雨及豪雨特報,繼前天合歡山之後,屏東再度觀測到冰雹,約有「彈珠」大小。今(15日)晨中部及台東、恆春半島已有局部短暫降雨發生。

 

最新(14日20時)歐洲(ECMWF)模式模擬顯示,今日至下週一(15至19日)「太平洋高壓」減弱東退,菲律賓東方、南海及台灣附近逐漸發展成「季風低壓」的型態。「季風低壓」為大尺度的低壓環流,水氣多、大氣不穩定度高,午後易有強對流發展,伴隨劇烈天氣(雷擊、強風、瞬間強降雨、冰雹)發生的機率,其他時間亦偶有局部短暫降雨,各地區白天高溫微降。今日各地區氣溫:北部24至35度,中部24至35度,南部23至35度,東部22至36度。下週二、三(20、21日)台灣附近的水氣與「熱帶擾動」的發展及動向有關,因有「不確定性」,天氣的變化需再觀察。

 

此外,各國模式模擬顯示,「季風低壓」東側因有水氣輻合,為有利於熱帶擾動發展的環境。最新(14日20時)美國(GFS)模式模擬下週(18)日20時,熱帶擾動已有颱風強度,在日本琉球東方海面(左圖),路徑調整為向西北朝東海前進。而歐洲(ECMWF)模式同時的模擬,強度依然較弱、發展也較慢,仍在琉球東南方海面醞釀打轉(右圖),未來則向東北遠離。儘管此「熱帶擾動」,曾被美國模式模擬為直接侵台的颱風,但最近幾次的模擬,已大幅度調整,改撲向東海。由於「熱帶擾動」醞釀的環境複雜,模式4、5天後的模擬,已存在相當大的「不確定性」,即使美、歐最新資料皆顯示其未接近台灣,但現在還不宜遽下定論,應持續觀察模式的調整

圖:最新(14日20時)美國(GFS)模式模擬下週(18)日20時,熱帶擾動已有颱風強度,在日本琉球東方海面(左圖),模擬路徑(紅虛線)向西北朝東海前進。歐洲(ECMWF)模式模擬同一時間,熱帶擾動在日本琉球東南方海面醞釀發展(右圖),未來則向東北遠離(紅虛線)。(圖擷自tropical tidbi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