霧從哪裡來?     

吳德榮2016/2/6

霧是水氣凝結在地表附近的霧滴(粒徑小於水滴)懸於空中,影響能見度,嚴重時對交通有極大的影響。霧是如何形成的?有兩個主要原因(1)增加空氣中的水氣(2)降低空氣的溫度,皆可使水氣飽和而凝結。每年冬末至春季是台灣的霧季,其中最常發生的有輻射霧及平流霧,產生的機制雖不同,但都不脫以上兩個原因。輻射霧是地表受長波輻射冷卻而降溫,使水氣達到飽和而凝結。故其天氣條件需要晴朗無雲且無風,所以中南部背風面比其他地區發生頻率高。平流霧則是暖空氣流經冷洋面,一方面海面蒸發增加水氣,另一方面暖空氣接觸冷洋面降溫,兩個原因同時進行。每當大陸高壓出海後,台灣附近轉為偏南風,氣溫回暖,暖空氣流經華南沿海,其水溫低(親潮)容易形成平流霧,馬祖、金門常受到影響。

 

輻射霧在清晨最濃,陽光照射加熱,會很快的消散。平流霧因生成機制不同只要暖空氣不斷流經冷洋面,霧會繼續形成,陽光照射對它影響不大,所以平流霧影響經常比較嚴重。

 

春節的天氣,最新歐洲中期預報中心的電腦模擬資料顯示,小年夜、除夕大陸高壓出海,冷空氣最強,最低氣溫北部約可降至7、8度,台北都會區也僅有9、10度,轉乾冷。年初一(圖)、初二高壓籠罩晴朗無雲,冷空氣稍減弱,但清晨長波輻射作用強,台南以北將出現此波寒流的最低溫6~8度,白天太陽輻射也強,氣溫回升。初三至初六轉為高壓迴流,天氣溫暖舒適,但水氣逐漸增多,初四後金、馬受平流霧及毛雨影響的風險提高,中南部清晨也有輻射霧發生的機率。初七(14日)鋒面影響,天氣轉變。

 

圖:歐洲中期預報中心的電腦模擬資料顯示,大年初一(8日)20時地面預測圖,大陸高壓籠罩,晴朗無雲,長波輻射使得初一、二晨皆有機率出現此波寒流的最低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