斐濟遇最強熱帶氣旋?

吳德榮2016/2/23

「熱帶氣旋」相當於西北太平洋的「颱風」,大西洋及東太平洋的「颶風」,只是名稱不同。斐濟上周六(20日)遭受「號稱」南半球史上最強的熱帶氣旋「溫斯頓」(Winston)侵襲,相當於美國的第5級颶風,帶來重大災害。「溫斯頓」(Winston)在東半球形成,跨界至西半球,轉向偏西直撲裴濟,通過後回到東半球又轉向偏南(右圖)。如此怪異路徑開始時是與另一熱帶氣旋(Tatiana)之藤原效應,之後則是導引氣流不斷改變,造成特異路徑。巧合的是其路徑竟與1991年耐特颱風(左圖)有若干相似之處。

 

  最新(23日8時)的歐洲中期預報中心(ECMWF)電腦模擬資料顯示:週三至週五(24至26日)受大陸冷氣團影響,北台灣經常會飄雨,感覺溼溼冷冷的,其他地區氣溫也會下降,偶爾也有一些零星降雨,主要偏在中南部山區及花東局部地區。週三(24日)晚至週四(25日)晨,是氣溫最低的時候,北台灣空曠地區約可降至11度左右,台北市也會降至12至13度,是否能符合強烈大陸冷氣團的定義?是在溫度預報的誤差範圍,值得進一步觀察。週五(26日)至週六(27日)上半天冷空氣略減弱,氣溫回升幅度很小。週六(27)下午起另一波冷空氣又抵達台灣,其帶來的最主要的變化是從週(28)日開始天氣逐漸轉乾,下週一、二(29、1日)各地晴朗,白天陽光加熱升溫,夜間輻射冷卻很強,因此,日夜溫差很大,也應注意。

 

圖:右圖為溫士頓(Winston)熱帶氣旋,在東半球形成,跨界至西半球,轉向偏西直撲裴濟,相當於美國的第5級颶風,帶來重大災害。通過後回到東半球又轉向偏南。如此怪異路徑開始時是與另一熱帶氣旋(Tatiana)之藤原效應,之後則是導引氣流不斷改變。巧合的是其路徑竟與1991年耐特颱風(左圖)有若干相似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