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陀兒關鍵迴轉 強度猶勝賽洛瑪2024/10/1 《本專欄轉載自「三立準氣象.老大洩天機」,引用請註明,切勿斷章取義、隨意拼湊》
今晨紅外線雲圖顯示,第18號颱風「山陀兒」在巴士海峽,颱風眼清晰可見,強度已達「強烈颱風」。最新(1日5時)中央氣象署「路徑潛勢預測圖」顯示,其路徑西北轉北北東,颱風中心將從南高屏附近登陸、再從花蓮附近出海(左圖),預測路徑仍有「不確定性」(紅框)。最新(30日20時)歐洲模式(ECMWF)系集模擬圖(右圖)亦顯示,50次系集成員大致平均分散在台灣兩側,但分散程度明顯減小。
以目前氣象署預測的路徑預估,今(1)日的降雨呈現東西兩樣情,東半部有致災性大量降雨,中部以北則有焚風出現的機率。明(2)日由南而北、暴風影響範圍逐步擴大,中午前後颱風中心從南高屏附近登陸,強度猶勝民國66年「賽洛瑪」,眼牆伴隨「破壞性」強風及短時強降雨,應嚴加防範;中心登陸後、「山陀兒」受地形破壞,迅速減弱,但各地仍應慎防強風、豪雨。週四(3日)下半天起由南而北、暴風圈逐步脫離,各地風雨減小、天氣好轉。「山陀兒」對各地威脅都很大,尤其是屏東、台東、花蓮及宜蘭的「致災性風雨」,山區預測最大總雨量甚至達1300毫米;南部應特別注意眼牆伴隨的「破壞性」強風及短時強降雨;而各地皆應加強戒備,絕不可掉以輕心。
圖:最新(1日5時)中央氣象署「路徑潛勢預測圖」顯示,其路徑西北轉北北東,颱風中心將從南高屏附近登陸、再從花蓮附近出海(左圖),預測路徑仍有「不確定性」(紅框)。最新(30日20時)歐洲模式(ECMWF)系集模擬圖(右圖)亦顯示,50次系集成員大致平均分散在台灣兩側,但分散程度明顯減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