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陀兒緩慢接近 盛極漸衰 威脅仍大

2024/10/2

《本專欄轉載自「三立準氣象.老大洩天機」,引用請註明,切勿斷章取義、隨意拼湊》

 

今(2日)晨紅外線雲圖顯示,第18號颱風「山陀兒」在台灣西南方海面,雲型分析其強度已略減弱為「中度」。最新(2日5時)中央氣象署「路徑潛勢預測圖」顯示,其向東北緩慢移動,颱風中心將從嘉南附近登陸,時間延後至週四(3日)晨,由於台灣阻擋水氣的輻合及地形產生的磨擦作用,「山陀兒」強度持續減弱,對登陸點的威脅略減輕、但仍為「中度」、伴隨「破壞性」暴風及瞬間強降雨;登陸後雖迅速減弱為輕颱,環流內仍有強風豪雨威脅(左圖);預測路徑仍有「不確定性」(紅框)。最新(1日20時)歐洲模式(ECMWF)系集模擬圖(右圖)亦顯示,50次系集成員移速慢、又相當分散,為「山陀兒」處在「鞍型場」內的運動特徵。

 

以目前氣象署預測的路徑預估,今(2)日由南而北、暴風影響範圍逐步擴大,週四(3日)晨颱風中心將從嘉南附近登陸,由於台灣阻擋水氣輻合及地形產生的磨擦作用,強度持續減弱,對登陸點的威脅略減輕、但仍為「中颱」、眼牆仍有「破壞性」暴風及瞬間強降雨;中心登陸後、「山陀兒」持續受地形破壞,迅速減弱為輕颱,但各地仍應慎防強風、豪雨。週五(4日)起颱風持續減弱、威脅逐漸減小。

圖:最新(2日5時)中央氣象署「路徑潛勢預測圖」顯示,其向東北緩慢移動,颱風中心將從嘉南附近登陸,登陸後雖迅速減弱為輕颱(左圖),預測路徑仍有較大的「不確定性」(紅框)。最新(1日20時)歐洲模式(ECMWF)系集模擬圖(右圖)亦顯示,50次系集成員移速慢、又相當分散,為「山陀兒」處在「鞍型場」內的運動特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