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雨綿綿終將告終吳德榮2016/3/22 最新(21日20時)的歐洲中期預報中心(ECMWF)電腦模擬資料顯示:週二至週六(22至26日)台灣附近受到氣旋波的影響,容易下雨,空檔很少。週二至週三(22、23日)屬暖鋒結構,週四至週五(24、25日)則是冷鋒結構,週六(26日)乾冷大陸氣團開始南下,濕冷天氣逐漸轉乾。週日至下週二(27至29日)各地晴朗穩定。
週二至週三(22、23日)氣溫持平、天氣濕涼。週三(23日)下半天冷空氣開始南下,氣溫逐漸下降。週四、五(24、25日)濕冷。週六(26日)整天由濕冷逐漸轉變為乾冷。週日至下週二(27日至29日)冷空氣逐日減弱,白天氣溫一天比一天升高,但輻射冷卻作用強,清晨氣溫很低,幸好持續時間不長。這期間該特別強調的是週四至週六體感溫度特別低,要注意保暖。週日至下週二日夜溫差逐日擴大,但清晨氣溫很低,仍需注意。
週四至週六(24至26日)台北市的最低氣溫約可降至11度大致在強烈冷氣團的範圍,接觸到10度寒流的標準的機會當然無法完全排除。對民眾而言,兩者差別並不大,不用太拘泥於使用的名詞,而模糊了該注意保暖的焦點。週日至下週二(29日)這三天的清晨,靠著輻射冷卻作用,氣溫更有機會降到寒流的標準,但持續時間短,過度去強調,似乎也沒有必要。
洩天機專欄經常討論,要使用任何預報資料一定要經過一段時間的校驗,瞭解了它的特性才好使用。附圖是這兩天媒體不斷引用吹捧的外國預報,大家可以冷靜、客觀來檢視,連續兩天的預報,修改的地方還真不少,週五修弱了,由原來的9~11度改為11~13度,也就是說由「寒流」又降級為「強冷氣團」。而今天(22日)台北的大太陽及25度,是否正確?可以拭目以待。至於週六(26日)台北市的9度及週(27)日的5度?可以再仔細瞧瞧!
圖:媒體引用的外國機構,連續兩天發布的台北市預報,23、24日冷空氣修強了,25日反修弱了,由原來的寒流(9度)回到強冷氣團(11度),只有週六預報沒變。而今天(22日)有大太陽(晴時雨)高溫25度,是否正確?可以拭目以待。至於週六台北市的9度,週(27)日的5度?可以再仔細瞧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