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嬰過後!夏颱少秋颱多?

吳德榮2016/6/29

最近四次「超級聖嬰」的次年,西北太平洋上半年(1至6月)颱風的生成數,巧合的都明顯偏少,1973年的0個,1983年的1個,1998年的0個,2016年看來也可能是0個。原因為何?值得進一步研究。回顧2015的「超級聖嬰」是在11月達到頂峯,2016年上半年強度逐漸減弱,但仍然是「聖嬰」(圖),下半年是否會反轉成「反聖嬰」,需要進一步觀察。上半年不利颱風生成的環境,如何形成?尚不清楚!可以確定的是用未來的「海溫」,來解釋已經過去的大氣環流,邏輯上是說不通的!

 

觀察「超級聖嬰」次年,其下半年(7至12月)颱風生成數1973年21個,1983年22個,1998年17個,與颱風生成數的氣候平均值22個,其實是很相近的,除了1998年比較偏少。然而侵台數與生成數則相反,1973年、1983年都是2個,1998年反而有5個侵台,而這三年「夏颱」、「秋颱」的個數並無特別的趨勢顯現。氣象局預報今年下半年,颱風的生成數19至23個,侵台數2至4個,皆與「氣候正常值範圍」相近。至於「夏颱」少、「秋颱」多的結論,則已遠超過科技能力所能預測,「畫蛇添足」沒有必要。

 

為何長期預報這麼困難?因為可信的電腦模擬,7至10天已是極限,只能利用海溫的長期預測(聖嬰、反聖嬰等),或其他長期的海溫變化趨勢與大氣環流的關係,勉強去作「籠統」的推估。所以長久以來,「長期預報」校驗結果顯示,無論任何先進國家,預報技術都是很低的。太過確定的預報,就會發生「冷冬」預報成「暖冬」,「正常梅雨」預報成「濕梅」的狀況。「夏颱」少、「秋颱」多,也是犯了同樣的毛病。「長期預報」一直有需求存在,各國也還是會盡力提供相關的預報(例:生成數的預報,侵襲數則未必會提供),但重點是一定會包括很大的「預報不確定性」,避免太過確切的預報。如此才符合科學,一方面既可避免誤用,另方面仍可供風險控管之用。

圖:歐洲中期預報中心(ECMWF)中太平洋海溫實測(藍虚線)及系集模擬(紅線),2015年11月「聖嬰」達到最強,之後逐漸減弱,5月仍比平均值高0.5度左右,依舊符合「聖嬰現象」的定義,下半年才會降至平均值以下,是否會形成「反聖嬰」,紅線呈現一定的分歧,尚待進一步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