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晚生成?該改口了!

吳德榮2016/7/1

電腦模擬大氣的能力,由於觀測資料的不足及理論上的原因,預報誤差隨運算時間不斷擴大,大範圍(行星尺度、綜觀尺度)的預報,一週內參考價值高,但超過一週就不行了。但對於中、小尺度的模擬能力,就沒這麼高了,熱帶擾動也是一樣。6月底就不斷有今年將破史上最晚(7月9日)颱風生成們說法出現,其實,如果瞭解數值預報,以及其能力的極限,就不會作這種臆測。

 

最新歐洲中期預報中心(ECMWF)及美國氣象局模式(GFS)模擬至168小時(7日20時),皆顯示有颱風的特徵,雖然其位置及強度不相同。期待颱風史上最晚生成的說法,該改口了。至於颱風對台灣的影響?如果著墨太多,豈不犯下同樣的毛病,去過度詮釋遠超過預報資料所能透露的訊息,現在最適當的作法就是持續觀察新的資料。

 

未來一週的天氣:週六至下週一(2至4日)上午晴朗,下午雲量增多,有局部性雷陣雨,大部分在山區,部分平地受影響。高溫大多在33至35度,台北在35、36度左右。下週二、三(5、6日)天氣更熱,台北可能升至37度以上,要注意防曬、小心中暑。下週四(7日)之後的天氣,就比較不確定了,還要看颱風的動向,在什麼位置?是離很遠還是很近?帶來結果都不同,需持續觀察。

圖:最新(30日20時)歐洲中期預報中心(ECMWF)及美國氣象局模式(GFS)模擬至168小時(7日20時),皆顯示有颱風的特徵,雖然其位置及強度都不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