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氣象防災!一念之間

吳德榮2016/7/12

近日來觀察各界檢討氣象局似乎只著重在與世界各國比較5日之路徑誤差,看看是否有其他國家優於氣象局?指指點點而要求檢討改進。明顯的搞錯方向,也誤導民眾的防災觀念。即使氣象局已做到每一報(每日4報)都是世界第一,路徑預報誤差每24小時成長約1百公里的科技限制,還是存在。「不願面對此真相」違反科學的希望這條預報路徑能精準指岀登陸地點。而且在沒有颱風中心強度、結構、暴風範圍大小等資料之條件下,又希望台灣各縣市的風雨預報都能正確無誤,豈不是緣木求魚。

 

預報是「不確定」的,是第一個必須建立的觀念,美國颶風中心(NHC)之警報發布觀念(圖),即完整包括預測路徑及其平均誤差,警報發布範圍遠超過颶風侵襲的範圖,警報區內僅有三分之一是真正會受到侵襲的,另外三分之二則是微風小雨,但因「風險管理」也被列入警戒區。

 

第二個要建立的就是「風險管理」的觀念,既然面對的是「不確定」的狀況,在「財經」上都知道要採避險的措施,氣象防災也該如此,為了避免發生最壞 (颱風侵襲而毫無準備)的情況,偶爾就要多付出一些(放了颱風假而未達標準)代價。因為預報路徑永遠有誤差,且颱風中心強度、結構、暴風範圍大小等資料並非實測資料而是估計的,誤差更是難免。負全國防災決策的各級(中央、地方)指揮官需學會使用「不確定性預報」(路徑潛勢預報、各地被暴風侵襲機率等)做決策,為民眾做岀趨吉避凶的決定,切勿以有誤差的資料去追求百分百正確,當「神」、當「鬼」只是一線之間。

 

「不確性預報與風險管理」之觀念,落實在防災作業才是解決之道,而這個觀念是需要宣導與教育的。決策「停班課而未達標準」是在避免因「該放未放」而產生的嚴重傷害,所必須付出的代價。各級防災單位及媒體在其間扮演的角色是非常重要的,不要有意無意間宣揚錯誤的觀念。例如比較各國的預報這件事,只取有誤差的那條線,則又把預報的觀念拉回「確定性」,而忽略「預報不確定性」的本質。如果各級防災單位及媒體做的是完整資料的比較,就會知道這麼作是沒有意義的。另外,為何在防災單位或媒體都會呈現不同國家的預報路徑?這是在其他國家看不到的,背後的意義很值得深思。因為既使自己國家的平均校驗數據顯示,技術水準已與國力(預算規模)數十至百倍的先進國家,相比而毫不遜色之時,專業仍得不到該有的信任與尊重,很奇怪吧!

圖:美國颶風警報發布規則不但包括預測路徑,且把預報平均誤差皆列入考慮,畫出的警戒區(紅線),其中約僅有不確定的三分之一地區會受颶風侵襲,另外三分之二地區則因「風險管理」而列入,實際遭遇的天氣會是風微雨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