颱風即將形成!路徑有何變化?吳德榮2016/7/30 30日清晨2時的衛星雲圖顯示熱帶性低氣壓持續在菲律賓東方海面蘊釀,雲型強度已接近「輕颱」,今天就很有機會被位於日本的聯合國區域颱風中心(RSMC)命名。目前菲律賓東方海域海洋熱含量(OHC)很高,垂直風切也不大,強度是會持續增強的。而由最新幾次的模式模擬,可以觀察到路徑由呂宋北端掠過,通過巴士海峽再進入東沙附近海域的數量增加,包括中央氣象局(WRF)、歐洲中期預報中心(ECMWF)、美國(GFS)皆很相似。而路徑比較偏北直接進入台灣的數值模式則明顯減少。
由歐洲中期預報中心(ECMWF)最新(29日20時)的系集預報(圖)也顯示,模擬51次的路徑分布,大致是以掠過呂宋北端通過巴士海峽再進入東沙附近為多數,但有些模擬路徑,離台灣陸地還是太過接近的。但大家一定要瞭解,由於觀測資料不足以及科學的原因,模式的模擬會隨著新的觀測資料的輸入,仍會繼續作調整的。所以雖然最新資料顯示颱風路徑比舊的資料離台灣陸地稍微遠些,但對於模式未來的調整,還是要持續關注。
圖:最新(29日20時)歐洲中期預報中心(ECMWF) 的系集預報顯示,模擬51次的路徑分布,大致是以掠過呂宋北端,通過巴士海峽,再進入東沙附近為多數,但有部分的模擬路徑,離台灣陸地是比較接近的,未來的變化應持續觀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