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帶擾動正活躍於西北太平洋

吳德榮2016/8/18

自8月上旬以來季風低壓帶逐漸建立,先後也有第6號、第7號颱風的生成。最新(18日2時)的地面天氣圖(圖)顯示季風低壓帶伴隨的雲系從南海經菲律賓海、關島延伸至日本東方海面,其上有4個熱帶性低氣壓(A至D)正在發展。其中心氣壓值特別低是一大特色,從A至D分別為996、996、994、988百帕已低於一般大氣環境的「輕颱」門檻998百帕。可見要定義颱風是不能用中心氣壓值,而是要以近中心的最大平均風(與等壓線的密度成正比)為標準,由於位處季風低壓帶,環境氣壓已偏低,其上發展熱帶性低氣壓,中心氣壓值岀現較一般狀況為低,平均風力卻未達「輕颱」標準,一點也不奇怪。

 

至於那一個熱帶性低氣壓較有發展的潛力,18日2時日本及大陸的官方是比較看好海南島附近的熱帶性低氣壓D,美軍則認為A及C很快會發展成「輕颱」。以目前的科技能力對於熱帶低壓於何時會發展為「輕颱」仍有很大的不確定性,更何況其中還有「主觀因素」作祟。(附註:日本於8時已將海南島附近的D升格為輕颱「電母」)

 

熱帶性低氣壓D(電母)的未來行徑主要是偏西進行,其厚實的雲系通過海南島及部份廣東南部,給當地帶來威脅。熱帶性低氣壓A至C的未來行徑就比較複雜,A處在季風低壓最東側,其導引氣流會將其導引至西北西,B及C則在季風低壓的南側,導引的方向是東北東,再加上3個熱帶性低氣壓的相對距離,有時會太過靠近而產生部分的「藤原效應」。任何模式想要正確的模擬已經不可能,因為其中的不確定因素(包括強度、範圍及相對距離)太多了。不過,幸好這些熱帶性低氣壓離台灣都有一大段距離,暫時不用擔心。

圖:18日2時氣象局地面分析圖顯示,季風低壓帶由南海向東延伸至日本東方海面以及其伴隨之雲系。A至D則是其上發展的熱帶性低氣壓。美國認為A及C很快就會發展成「輕颱」。D則於8時被命名為「電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