獅子山將襲本州北部及北海道

吳德榮2016/8/29

中央氣象局29日2時路徑潛勢預測圖(左圖)顯示,今(29日)「獅子山」受季風低壓東側的導引,將持續向東北並逐漸轉向偏北,明(30日)進入向西北伸展的太平洋高壓導引氣流,轉向西北,對侵日颱風而言,這種路徑並不多見。「獅子山」的強度在昨(28日)是最強的時間,無論是美軍聯合警報中心(JTWC)、日本氣象廰(JMA)或中央氣象局(CWB)的估計皆是。今天起,它將因離開高海洋熱含量(OHC)的海域而逐漸減弱,但登陸日本前仍是大型的中度颱風。明(30日)天至後(31日)天上半天,它通過日本這段時間,將嚴重威脅「本州北部及北海道」,有赴日行程的民眾,要注意它的動態。

 

自8月初「季風低壓」的天氣型態建立以來,持續至目前尚未改變,期間並接連生成了7個颱風。未來一週台灣的天氣變化,仍然與「季風低壓」息息相關,原跟隨「獅子山」的西南季風,因颱風北上而脫離。今天(29日)一小股東北風南下,西南季風退至巴士海峽,週一(29日)各地雖仍有一些降雨,但主要在南台灣,中部以北將轉趨穩定,雨較少也比較零星。週二、三(30、31日)西南季風仍在巴士海峽,南台灣仍容易受到影響而降雨,中台灣機率就比較低,北台灣天氣穩定。週四、五(1、2日)西南季風北移(右圖),週六(3日)季風及其上發展的低壓通過台灣,這期間天氣不穩定,將給各地帶來降雨,並有較大降雨發生的機率。週日 (3日)低壓系統通過後、季風減弱,天氣漸好轉,但局部、零星的降雨可能還有一些。不過這是短暫的,下週一(4日)台灣附近將逐漸轉溼,又比較容易降雨了。

左圖:中央氣象局29日2時路徑潛勢預測圖顯示,「獅子山」受季風低壓東側的導引,今日將持續向東北並逐漸轉向偏北,明(30日)進入向西北伸展的太平洋高壓導引氣流,轉向西北。

右圖:歐洲中期預報中心(ECMWF)120小時(2日20時)電腦模擬顯示,台灣在季風低壓(中心在東海)南側,台灣附近離地面約1.5公里高的西南季風(紅箭)其強度約在15至20公尺/秒(黃色範圍),將給週四至週六帶來多雨的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