颱風強度不同調!值得大驚小怪嗎?

吳德榮2016/10/06

西北太平洋發布颱風預報的國家不少,但由於缺乏可以準確判斷颱風強度的關鍵資料,只能憑衛星雲圖來推估,而推估的方法卻無法避免主觀因素,才會產生昨(5)日11時氣象局發布海上警報,日本(RSMC)遲至今(6)日2時,才將它升格為輕颱(熱帶風暴)並命名為「艾利」。由左圖(6日2時紅外線雲圖)可以觀察到,「艾利」未必比右圖(5日20時紅外線雲圖)的雲型強,但日本(RSMC)卻在雲型比較弱時將其命名。大家就可瞭解問題產生的根源…沒有可信的颱風觀測資料。

 

另外一個原因是跟台灣媒體的生態有關,在美、日等新聞自由度比我們高的國家,在颱(颶)風警報期間,只會報導該國預報單位的預報資料,媒體或其氣象主播只會依據它進行說明及詮釋也不會去討論不同國家有不同強度,或者是否已被命名的看法皆只報導該國官方預報。但在台灣是有很多的媒體固定會去左顧右盼,除了氣象局官方預報以外包括美國(JTWC)、日本(RSMC)、甚至於東亞其他國家的預報都會被拿來品頭論足一番因此,互相比較之下颱風強度甚至預報的不同調,自然常被渲染成新聞了如果台灣媒體跟美、日的媒體一樣只報導自己國家官方的看法現今發生的都不是問題了。

 

在媒體、報章之上也常看到一些「有識之士」提倡,以新聞自由之名,應該開放民間來發布颱風警報。但「有識之士」們你可知道?以美、日的新聞自由度,不但不會出現其他國家的預報更不會出現民間發布的颱風警報 (即使CNN這種「怪獸級」的媒體充其量只敢拿美國颶風中心(NHC)及美軍聯合颱風警報中心(JTWC)的資料,聳動的加以說明、詮釋,而故意包裝成媒體自己的警報而已)?以艾利為例,美、日、台灣都是擁有「衛星中心」的國家,其所定岀的颱風位置、強度都無法一致,到現在美國還不認為「艾利」已是颱風呢! 民間有這樣的條件嗎?只是使訊息更加混亂而己!也許台灣已經習慣「混亂」,但是與民眾的生命財產有關的事情,還是不要開玩笑的好誰也負不了責任的。

左圖:6日2時紅外線雲圖可以觀察到「艾利」雲頂溫度升高,對流減弱,雲型並未增強,日本卻在此時將其升格。

右圖:5日20時紅外線雲圖顯示,雲頂溫度較低,對流發展較強,雲型仍然偏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