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秋北台灣首度降至20度以下

吳德榮2016/11/2

正如電腦準確的模擬,週二(1日)抵達的東北季風,是今年入秋以來,首次能使北部很多地區的最低氣溫,降至20度以下的第一波。今(2日)晨的最低氣溫則是岀現在蘇澳18度,淡水18.9度及台北19.2度。

 

根據最新(2日8時)的歐洲中期預報中心(ECMWF)的數值預報,明(3日)北台灣清晨低溫可能再微幅下降但幅度很小。北台灣微冷其他地區早晚也較涼。降雨主要在東北部、北海岸、大台北山區,大台北平地是比較零星、少量的,花東也偶有局部降雨的機率。背風面新竹以南都是晴朗穩定的天氣。週五(4日)至下週一(7日)東北季風逐日減弱,並漸轉為偏東風,氣溫逐漸回升,週(6)日至下週一(7日)北部的最高氣溫又可回升至27至29度,中南部的高溫則在30度至31度。週五(4日)至下週一(7日),降雨主要在迎風面的東半部有局部雨,西半部則因在背風面,北部降雨機率降低,如果有降雨也會很零星,而中南部更是晴朗穩定的天氣。最新的預報資料也顯示,下一波東北季風南下的時間,大約在下週二(8日)下半天,又會使氣溫下降,強度及持續時間應持續觀察。因為是第7天的模擬,模式還會調整。

 

電腦模式在上週即已模擬,11月上旬有熱帶擾動發展。2日14時衛星雲圖(圖)顯示,在關島東西兩側各有一個熱帶性低氣壓,兩者發展條件類似哪一個會先被命名?很難說。至於其未來之行徑,最新(2日8時)的歐洲中期預報中心(ECMWF)的數值預報顯示,位於關島東側的,先向西北,再受到西風帶的導引,轉向東北而遠離。位於關島西側的則因導引氣流弱,將會呈現打轉,再逐漸北移,再之後的路徑,因已超過7天,不確定性太大,需逐日觀察新的資料。

2日14時紅外線衛星雲圖顯示關島東西兩側各有熱帶性低氣壓發展兩者發展條件類似皆有形成颱風的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