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溫特報 寒流與寒潮

吳德榮2017/02/09

當冷空氣南下,若預測有部分地區的最低溫會降到10度或以下,有可能造成農漁養殖業帶來損害時,中央氣象局便會對該地區發布「低溫特報」,提醒作好防範措施。「寒流」則為冷空氣通過,台北市能降至≦10度(小數1位≦10.4度)時稱之;而沿海空曠地區的低溫又常比市區低2、3度,所以當氣象局使用「寒流」這個名詞時,必然符合發布「低溫特報」的條件。但並不是只有「寒流」,才有「低溫特報」,有時「強烈大陸冷氣團」(台北市≦12度)在沿海空曠地區也會帶來10度以下的低溫,而符合發布特報的條件。但若僅因「強輻射冷卻」氣溫短暫降至10度以下,不致帶來災害者,則不予發布。至於「寒流」或「寒潮」本源於「cold surge」是同一名詞,因翻譯的差異,而去強調其間不同的意義,實仍誤會一場。

 

今(9日)晨鋒面快速南下(左圖),給北台灣及東半部帶來偏弱的降雨(右圖);最新(8日20時)歐洲中期預報中心(ECMWF)模式的模擬顯示,北台灣上半天仍有零星降雨,下半天轉乾,花東有局部短暫雨;各地氣溫持續下降、愈晚愈冷;明(10日)晨沿海空曠地區的低溫,將降至8度左右,台北市也會降至10度左右。

 

明日至下週一(10至13日)「寒流」盤據,各地氣溫偏低,天氣「乾冷」;西半部晴時多雲,東半部大都是多雲到晴,偶而有零星少量的短暫雨。預計台南以北入夜後的氣溫,常在9度至11度之間,清晨沿海空曠地區,更可能因「輻射冷卻」加乘效應,而降至7、8度。白天晴朗、氣溫略升,但不要因此輕忽寒流的強度,這波「寒流」不但是入冬以來最強、且持續時間長,一定要注意保暖;農、漁養殖業更要採取防範措施、以減少寒害的發生。下週二至四(14至16日)氣溫逐日回升、天氣明顯回暖,但早晚氣溫仍低。下週二清晨因有強輻射冷卻效應,空曠地區仍可能有10度左右的低溫,需要注意。

左圖:今(9日)晨5:00雷達回波合成圖顯示,鋒面已快速南下至東南方海面(黑虛線),陸地上的降水回波呈淺藍色,代表雨勢偏弱。

右圖:今(9日)晨5:00日累積雨量圖顯示,鋒面南下給北台灣及東半部帶來降雨,雨勢不大,正如降水回波的強度所反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