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

有關地震的幾個問題?
  1. 地震這門科學是屬於地球科學、地質學或地球物理學,我們的地震業務是由中央氣象局負責。
  2. 地震規模和地震強度(震度)是不同的。
    • 地震規模(Magnitude)是描述地震大小,地震規模小於3者稱為"微小地震",等於或大於3而小於5者稱為"小地震",等於或大於3而小於7稱"中地震",等於或大於7者稱為"大地震"。
    • 震度(Intensity)是表示地震時地面上的人所感受到震動的激烈程度,或物體因受震動所遭受的破壞程度,現今地震儀器已能描述地震加速度,所以震度亦可由加速度值來區分,我們分成0級(無感),1級(微震),2級(輕震),3級(弱震),4級(中震),5級(強震),6級(烈震)。
    • 這次台灣集集地震是規模7.3的大地震及震度6級的烈震。
  3. 地震規模與釋放能量的關係,根據Gutenberg氏之公式為Log E= 11.8+1.5ML(ML為芮氏地震規模),可知規模每增加一個單位,其所釋放的能量約增大30倍。
  4. 地震波依傳播路徑可分成兩大類:
    • 實體波(Body Wave):在地球內部傳播,依波動性質不同又分成P波(縱波,質點和波傳播方向一致,速度最快)和S波(橫波,質點運動和波傳播方向垂直,速度次之)。
    • 表面波(Surface Wave):沿地表或地球內部介面傳播,可分為洛夫波(Love Wave,質點沿水平方向產生和波傳遞方向垂直的運動)和雷利波(Rayleigh Wave,質點在平行於震波傳播的垂直面上沿橢圓形軌跡震動)。
地震發生時,在震源引起的擾動以彈性波自震源向四面 八方傳播,經過地球內部或沿地球表面傳播,產生實體波和表面波,所以地表所感受到的震動應是先由P波引起 的短週期上下振動,隨後為由S波引起的短週期水平運 動,最後是由表面波引起的長週期振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