臭氧


臭氧層距地球表面多遠?

臭氧層在地球上空的低平流層約15 ~35公里。

1998年臭氧短缺的情形如何?
  1. 1998年南半球春季,南極的臭氧值仍在下降,短缺的情況創新紀錄,臭氧值少於220m atm Cm ( ppbv ) 之臭氧洞面積大於1000萬平方公里的情況,持續長達100天以上;在9月底及10月初的臭氧最大短缺期間,臭氧洞最大面積超過2500萬平方公里的情形,史無前例地長達20天之久。
  2. 1998年在北半球的高緯度地區,平均臭氧量比1976年前的情況減少4-6%,但比前數年減低情形略為緩和,這可能與1998年平流層下部溫度接近正常值有關。(根據WMO)

2000年南極臭氧洞與1999年相較有明顯改變嗎?

2000年南極臭氧(O3)洞創了新紀錄:根據世界氣象組織地面臭氧觀測站及衛星觀測資料顯示,2000年南極臭氧洞的發生較前幾年來得早,而2000年臭氧洞的平均深度(depth)為有紀錄以來最嚴重的,並延伸到南美洲的南端。9月初期(南半球春季)臭氧洞的範圍亦破紀錄,不過到10月初臭氧洞範圍已縮小到近乎歷史平均值。 九月全月緯向的平均臭氧值亦是特別低:在南緯75-80度 地區,臭氧值較正常值少50%;南緯60-55度地區,臭氧值較正常值少15%。此區一般均在臭氧洞範圍以外。 臭氧洞自1995年起惡化,造成平流層臭氧破壞的化學物 質,現在顯然已獲得控制而不再增加,不過,觀測資料 仍然顯示,近年來下平流層氣溫持續降低,這種氣溫下降趨勢,可能係由於下平流層O3的下降與全球溫室氣體的增加所造成。 臭氧洞強度的年際變化,包括範圍及深度,預期均將持續發生。O 3的減少已超過15年,不僅是由於O3深度的改 變與大氣中的化學物質有關,南極及附近平流層氣象條件 (情況)的改變也有關。最重要的氣象因素(Variable)是下平流層的氣溫的降低,要低到形成極地平流層雲(Polar Stratospheric Clouds; PSCs),此種平流層雲可說是罪 魁禍首,它所觸發的化學程序是破壞臭氧所必須的。 (以上係根據WMO World Climate News No.18 January 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