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號颱風何時形成?又何去何從?

吳德榮2016/7/29

29日清晨2時的衛星雲圖顯示熱帶性低氣壓在菲律賓東方海面蘊釀,由於觀測資料不足,不同模式的物理與實際有落差,模擬生成的時間皆不相同。不過根據不同電腦模擬歸納而言,未來一、兩天它是有機會發展成第4號颱風。如果形成,意謂7月就有4個颱風生成,對西北太平洋的氣候值而言,生成數是正常的,。依據最新電腦模擬(ECMWF、GFS…等)分析,8月上旬,西北太平洋還另有1至2個颱風活動,距離台灣雖都比較遠,但已是不合適再去強調今夏西北太平洋颱風少。

 

第4號颱風形成後未來行徑如何?由不同國家的電腦模擬來看,似乎「不確定性」很高,主要原因還是受限於觀測資料不足及科學上的理由。歐洲中期預報中心(ECMWF)(左圖)及中央氣象局(WRF)最新(28日20時)的模擬是掠過呂宋北端通過巴士海峽再進入東沙海域。美軍(NⅤG)模擬(右圖)則比較偏北,通過台灣。美國氣象局(GFS)模擬的結果,則在這兩種路徑之間游移。而各個模式在過去幾天的模擬也不是很穩定,像EC及美國(GFS)都曾經一度把路徑報到台灣來。因此這個颱風需要特別仔細觀察的是:1、將來颱風生成位置及其強度、結構的變化,與不同電腦模擬結果的比較,模擬愈接近的,其未來路徑愈有機會接近實際路徑。2、校驗各模式環境氣流模擬的正確性及颱風的強度變化,才能及早判斷出導引氣流的變化,研判出颱風將會比較接近那一個模式的結果。相信這也是未來幾天,預報中心預報員最主要的重點工作。

圖:左為歐洲中期預報中心(ECMWF)28日20時模擬96小時的地面圖顯示颱風掠過呂宋北端、巴士海唊抵達東沙附近。右為美國海軍(NⅤG)28日20時模擬120小時的地面圖顯示颱風在台灣附近。可見此颱風預測的「不確定性」很高,應仔細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