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二十四節氣


何處有報導24節氣方面的知識?
 
  1. 二十四節氣是我們中國獨創的曆法,在戰國末期“呂氏春秋”就有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等八個節氣記載,到了漢代“淮南子.天文訓”中就有記載和現在完全一樣的二十四節氣的內容。
  2.  二十四節氣是根據地球繞太陽運行公轉軌道上一周為360度上所處的位置來劃分的,以春分為0度(也就是地軸和黃道面呈23.5度太陽直射赤道時為春分)清明則為15度,之後每隔15度為一個節氣,當陽光直射北迴歸線時是夏至,當陽光往南移再直射赤道時為秋分,這時在地球繞太陽公轉的軌道也正好是180度,而太陽光直射南迴歸線時是北半球的冬至,當地球繞回到春分點時候,太陽光又直射赤道了,就是如此週而復始。可以說這是陽曆的算法,所以二十四節氣的日期基本上是固定的,上半年是六日,二十一日;下半年是八日,二十三日;只是有時會差個一兩天,這是因為陽曆閏年比平年多一天的緣故。而我們老祖先是用月亮為週期的陰曆,陰曆的閏年比平年多一個月,所以節氣的日期不固定,這也顯示我們老祖先極具智慧的,兼顧到月亮望朔影響潮汐,又能配合地球繞太陽公轉周期,和掌握太陽光直射赤道時的春分和秋分點。這種每年節氣的日期都不固定,如此複雜的農民曆卻流傳使用了數千年,實在是我們中國相當重要的資產。
  3. 由於二十四節氣的名稱是在黃河流域的老祖先累積數千百年的氣候特點和農事活動的結晶,主要是反映黃河流域一帶的氣候特性和平均狀況,但我們中國幅員遼闊,地形複雜,有臨海的季風氣候區,有內陸的沙漠氣候區和高原氣候區及草原氣候區等不同的氣候特性,所以二十四節氣的名稱要一體適用於各種不同地區是有困難的。由於每個節氣在黃道上都有它一定的位置,基本上是能夠代表固定的氣候規律,尤其是春分、秋分、夏至、冬至在天文上都能確切表示太陽光直射地球緯度的特性點,至於和溫度有關的節氣如小暑、大暑、處暑、小寒、大寒和白露、降霜以及和降水有關的雨水、穀雨、小雪和大雪就不是各地全部適用了,和農事有關的芒種更是有相當大的差異。也就是因為如此,各地農民配合當地氣候和實際生產的情況,創造出相當多靈活而適用於各別地區的諺語,二十四節氣名稱則依舊保存,也就是說同一節氣的諺語適用於甲地,乙地則未必適用,例如冬小麥播種來說,華北是“種麥秋分早,霜降遲,寒露正當時”;華中則是“寒露霜降種麥正當時”;江浙一帶卻是“立冬種麥正當時”。又如棉花播種,在華北是“清明早,小滿遲,谷雨種棉正當時”;華中則是“清明前好種棉”;蘇、浙、皖一帶卻是“要穿棉,棉花種在立夏前”。
  4. 台灣是處於亞熱帶的季風氣候區,在二十四節氣中的小雪、大雪就完全不適用,再說,台灣的社會結構已由農業為主的時代進步到工商經濟活絡,交通頻繁的時代,二十四節氣中穀雨、芒種、小滿、驚蟄等名稱幾乎變成歷史名詞,當然,先民流傳作為農事依據的節氣名稱肯定應予保存,只是是否可以思考建立適合目前台灣社會的節氣名稱呢?例如二月下旬已是寒流籠罩的強弩之末,氣溫不再下降,倒是降雨的機會增多,尤其在中南部在十一月至二月是顯著乾季,常常鬧缺水,到了二月下旬或三月初,降水機會才多了起來,由於南方暖空氣也逐漸北移,數月未聞雷聲,又將響起,所以,將雨水改為春雨,驚蟄改為春雷。三月、四月天氣變化快,常令預報人員措手不及的“台灣低壓”,往往是在天氣轉變為陰雨後,才在天氣圖上發現在台灣附近突然冒出低壓,和從華北華中跋涉而到台灣的鋒面是完全不一樣的。所以用“低壓”來取代穀雨是依台灣低壓特性而設的。五月中到六月中是台灣地區滯留鋒面活躍的所謂“梅雨期”,而且,豪雨災害的發生也十分頻仍,梅雨期結束後又進入颱風季,所以五月到七月的小滿改為梅雨;芒種改為豪雨;小暑改為颱風,也是完全按台灣地區的特性而立。每年九月中旬是統計上,初秋第一道鋒面再度蒞臨台灣的時候,十月上旬起東北季風逐漸取代暖濕的西南季風,在十月中旬起白天雖然氣溫仍高,但早晚溫度明顯降低,開始有了涼意,到了十一月開始有了“冷”的感覺,所以,九月上旬的白露改為冷鋒;十月上旬的寒露改為季風,十月下旬的霜降改為天涼;十一月下旬的小雪改為小冷;十二月上旬的大雪改為大冷。經上述的改變名稱後由對照表可看出“台灣節氣”沒有“農”的味道了,變成“非常氣象”,也變成“非常台灣”,或許改變後的名稱仍有不週延而尚需斟酌之處,至少較傳統的節氣名稱適合台灣地區的氣候特性吧!(1997SV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