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太平洋將進入多颱的型態吳德榮2016/8/3 根據日本氣象廰及中央氣象局的預報資料3日14時已把關島附近的低壓升格為熱帶性低氣壓,日本並預報24小時(4日14時)將發展成輕颱。不過,由於科技的極限,颱風何時生成?是無法精準預測的,明後天都是可能的。最新(3日8時)歐洲中期預報中心(ECMWF)的電腦模擬顯示,第5號將是範圍大的颱風,在關島東北方形成後主要是沿日本東方海面偏北進行,9日8時(圖)已在日本本州東方海面,將逐漸轉向東北。10日之後的模擬圖顯示,從關島東方向西延伸經菲律賓東方海面至南海,將有季風低壓帶形成,提供颱風生成的有利溫床。至於颱風生成比較頻繁,是否意謂台灣受侵襲的機率就比較高?其實不然!這是兩回事,颱風的行徑,還得看當時的天氣環境條件,需要持續觀察新的模擬資料。
未來一週的天氣,週四至下週三(4至10日)由於太平洋高壓比較弱,大氣底層的水氣偏多,中午之前大致晴朗,下午有局部性雷陣雨,主要在山區,部分平地會受影響。週六至下週一(6至8日)有低氣壓在台灣北部海面至東北部海面活動,帶來比較多的水氣,除了午後的雷陣雨,其他時問也可能帶來一些降雨。氣溫方面,已不至於像7月底一般酷熱,但終究還是在「盛夏」,各地高溫約在32至35度左右,北部熱一些,約在34至36度上下,台北市有時還會更高一點。
圖:最新(3日8時)歐洲中期預報中心(ECMWF)的電腦模擬顯示,9日8時第5號颱風已移至日本本州東方海面。從關島東方向西延伸經菲律賓東方海面至南海,有成排的低壓(L)成列,也可觀察到季風(黃色區塊)的跡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