颱風和其他天氣系統


盛夏時期的颱風行至高緯度為什麼只會減弱為熱帶低壓, 而非溫帶氣旋,兩者有何不同?
  1. 溫帶氣旋和熱帶氣旋有很多的不同點:
    • 生成地區的不同:溫帶氣旋多在中緯度地區,海上 及陸地上均有,熱帶氣旋所在緯度較低,一定在海 洋上,且海水溫度(SST)在27°C或以上。
    • 結構的不同:溫帶氣旋是冷心,熱帶氣旋是暖心,溫帶氣旋中心隨高度向較冷空氣方面傾斜,熱帶氣旋中心不隨高度傾斜。溫帶氣旋多半有冷暖鋒,並有暖區(Warm Sector),熱帶氣旋一般沒有冷暖鋒。
    • 大小尺度的不同:一般溫帶氣旋的尺度較大屬綜觀尺度系統,熱帶氣旋的尺度較小屬中尺度系統。
    • 能量來源的不同:溫帶氣旋的能量來源主要是氣團溫度對比所具有的斜壓性,這種斜壓不穩定使大氣層中位能(與內能)降低,轉變為動能,供溫帶氣旋發展所需;熱帶氣旋則依賴海面水汽蒸發進入空氣中之蒸發潛熱,此潛熱於空氣上升途中,因絕熱膨脹冷卻達到飽和而凝結釋放出來供颱風發展之用。這是兩者最根本不同之處。
  2. 當颱風移到較高緯度的海面上,因海面溫度較低,藉蒸發進入空氣中的水汽大為減少,即進入空氣中的蒸發潛熱大為減少,颱風的強度減弱,變為熱帶低壓,其性質仍與溫帶氣旋不同,但在溫度梯度加大的環境中,經一段時間後,此熱帶低壓的秉性將漸次改變而成溫帶氣旋。

龍捲風這麼強,它有能力破壞颱風嗎?

龍捲風的尺度非常小,它是由雷雨雲(Cb)中向下觸及地表面呈漏斗狀旋轉的產物,而雷雨雲是組成颱風的主要雲系,尤其是環流繞颱風眼四周的高聳雲牆(最大風速的所在)中,都是積雨雲,一個龍捲風的能量,僅是颱風龐大能量中的一點點而已。

颱風的天氣裡有無可能出現雷暴或龍捲風?

颱風的水平風場結構可分成颱風外圍、最大風速區和颱風眼三部份。
  1. 颱風外部:係指恆常風速≧34kt之最外緣到最大風速區之地區,此區風速由外向內增加。
  2. 最大風速區:此區係指環繞颱風眼的那一圈,它是由積雨雲(雷雨雲)所組成稱為雲牆(Wall Cloud),颱風中的風速以此區為最大,這些環繞颱風眼的雲牆,垂直發展很高,可以有雷聲及極大的降水,只是遭受颱風侵襲期間,大家都門窗緊閉,所聽到的是狂風暴雨的聲音,無法注意到雷聲,但觀測員一般會觀測到並紀錄下雷雨。
  3. 颱風眼:近颱風中心區,雲量很少、風速很小或靜風。 龍捲風是溫高濕大不穩定空氣裡積雨雲(雷雨雲)中下 垂觸及地面上的漏斗狀雲(強烈的轉動空氣柱),龍捲 風可在伴隨鋒前颮線(Squall Line,呈帶狀之雷雨雲) 中,午後局部強烈對流情況之雷雨雲中,以及在颱風 情況下發生。在美國,颶風情況下形成龍捲風非常普 遍,台灣因面積不大且有高聳的中央山脈影響,颱風 自東部登陸到西部出海進入台灣海峽一般為時5-10小 時,颱風侵襲情況下,因風力強勁,拔樹倒屋,破壞 很多設施,其中是否含有龍捲風的破壞,很難辨別, 因此颱風期間,台灣是否曾出現過龍捲風不得而知, 亦無人專門做過這方面的分析研究。

梅雨季節是否不可能有颱風侵台?

  1. 過去梅雨季是指入梅至出梅這一段時間,一般長達30多天,現在所謂梅雨季係指5-6月兩個月。
  2. 根據過去所紀錄的颱風資料顯示,5~6月梅雨季中是會有颱風侵襲台灣地區,以今年(民88)而論,6月5-6日瑪姬颱風通過巴士海峽北部及台灣海峽南部,即是最近梅雨季侵襲台灣的實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