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地大陸冷高壓/太平洋暖高壓


alt太平洋高壓的發源地?
 
  1.  太平洋高壓係暖高壓,一年到頭都存在,夏季(指北半球)所在緯度較高且強度較強,冬季所在緯度較低而強度較弱,以經度而言,多位於東經160度到西經160度間之中太平洋地區,它不像冷季極地大陸冷高壓那樣有源地(如西伯利亞、蒙古...等)。
  2. 夏季太平洋高壓主中心大多位於中太平洋,但在日本南部海上或台灣東方海上也會有分裂出來的高壓中心,這個高壓中心的移動速度一般很慢並會滯留,進而影響台灣地區的天氣。

大陸高壓影響的範圍有多大?
 
  1. 極地大陸冷高壓的範圍大小隨高壓強度不同而異,一般高壓範圍大小係由封閉等壓線所包圍的面積大小來決定,有的強烈冷高壓範圍很大,例如1020hPa等壓線的封閉的面積可以南北橫跨45個緯度(由北緯65-20度),主軸呈東西向者,可跨50-60個經度。因此,當強烈高壓中心位於貝加爾湖附近或新疆蒙古時,其冷空氣前緣已移到台灣南部,使得台灣氣壓較前一日升高,而氣溫下降。有時龐大高壓中心位於貝加爾湖附近,其脊線主軸向南伸到廣東甚至到達越南,台灣、琉球均為其控制,它對天氣影響的範圍非常廣大。
  2. 在正常情況下,當高壓不是極強時,其中心移到大陸河套附近時,高壓前緣的冷鋒會通過台灣,台灣即為大陸冷高壓所控制,東北風加強,天氣變冷,台灣東北部及北部會下雨,對台灣西南部的影響較小。

冷高壓發展的最盛期是否都在蒙古地區呢?西伯利亞和青康藏地區為何不會出現高壓中心?
 
  1. 西伯利亞貝加爾湖及蒙古地區,因距海非常遠,很難獲得水汽,空氣中代表水汽的露點很低,透過地面長波輻射冷卻降低溫度都很難使空氣中水汽達到飽和,使溫度不斷下降,造成很低的溫度(如果空氣中水汽較多,降低溫度後很快會使空氣中的水汽達到飽和而凝結,會釋放潛熱,溫度就不會再降低),乃造成冷重空氣不斷堆積,並在高空系統的良好配合下發展成強烈高壓,所以西伯利亞及蒙古均有冷高壓發展的最盛期,只是蒙古和貝加爾湖地區比較普遍而已。
  2. 青康藏地區因海拔很高,不適宜於地面高壓的發展,所以不會有地面強烈高壓存在,但在熱季,它是上對流層(300hPa、200hPa等壓面上)高壓的所在。

今(1999)年7月太平洋高壓勢力為何異常偏弱?
 
  1. 1999年7月份的整個地面氣壓場、500hPa高度場及其他有關圖的平均及距平情形尚未完成,所以無法對太平洋高壓作系統性的探討其強弱。就逐日天氣圖中所見之西太平洋高壓動態,尤其是對台灣及日本地區影響之太平洋高壓而言,勢力是比較偏弱的。但7月初至14日,日本東北部的太平洋高壓之左邊部分向西伸到日本北部、日本海、東三省,使得華南、東海低壓及其鋒面靠近台灣北方海上,乃導致台灣西部地區顯著降水,台南、高雄、屏東一帶有多日豪、大雨。
  2. 1999年7月太平洋高壓位置及強度或多或少與反聖嬰(La Nina)有關,但迄今大家對此方面所知有限,這是一個有待大家不斷努力去分析研究的重大課題。

為什麼太平洋高壓的中心氣壓會比大陸高壓低?
 
  1. 高壓按熱力結構分成暖高壓和冷高壓兩種。太平洋高壓屬暖高壓(Warm Core High),一年到頭都存在,為一永久性高壓,夏季強度較冷冬季為強。極地大陸高壓屬冷高壓(Cold Core High),冬季最強範圍最大,夏季位於較高緯地區,強度很弱,為一半永久性高壓,在冬季最常看到的貝加爾湖及蒙古的強大高壓所在地,在夏季大多數期間是看不到的,此區甚至被低壓所盤踞。
  2. 極地大陸冷高壓係因氣溫低、空氣密度大的冷重空氣堆積而成,因西伯利亞及蒙古一帶距海較遠,水汽獲得不易,空氣乾燥,透過地面長波輻射冷卻,溫度可降得很低,所以高壓中心氣壓比太平洋高壓中心的氣壓為高。
  3. 根據地面圖上海平面氣壓之分布,分析等壓線,凡是有封閉等壓線,且其中心氣壓比外面為高者,即稱高壓。冬季極地大陸高壓中心氣壓可高到1065~1070hPa或以上,此區夏季封閉高壓有時只有1005hPa或更低,因為這時大陸上大多為低壓,所封閉的高壓是相對性的。

太平洋高壓和大陸高壓的全盛極強範圍哪一個比較大?
 
  1. 太平洋暖高壓和極地大陸冷高壓,其強度隨高度的變化完全相反,太平洋暖高壓的強度隨高度增加而加強,而大陸冷高壓的強度則隨高度增加而減弱,所以在高空圖上,兩者根本無法比較。
  2. 在地面天氣圖上之高壓,冬季大陸冷高壓為最強,而太平洋暖高壓相對為最弱,所以在同一張天氣圖中,冬季大多是大陸強高壓,比太平洋高壓強而範圍亦較大,在夏季,大陸上出現強高壓的機會很少,只有相對性高壓存在,較高緯度上有時會出現稍強的高壓,所以夏季大多是太平洋高壓的範圍比較大。
  3. 在俄羅斯東北部發生阻塞的情況下,高空高壓與地面高壓重疊在一起時,此高壓的範圍會很大,因為這種高壓亦可擴及到日本東北部海上勘察加半島一帶,這個高壓的強度及範圍都很大,但這種不是一般所稱的太平洋高壓。
  4. 單純最強的極地大陸高壓和太平洋高壓,到底哪個範圍大?因沒做過這方面的專題研究,所以沒有確切的答案,但根據每日看天氣圖的經驗所得,大陸高壓最大的範圍可能會比太平洋高壓大,尤其是在俄羅斯東北部、勘察加半島及庫頁島一帶有阻塞高壓情形下,高壓最外緣等壓線所包圍的範圍可以自東經30度到高緯度地區的西經120度,所佔面積非常大,但太平洋高壓範圍有時亦可從東經120度到西經120度,橫跨120個經度,所以兩者孰大孰小是極難做確切比較的。

高氣壓籠罩的地區是否皆為逆溫(高壓區空氣下沉)?
 
  1. 高壓範圍有大小之分,強度亦有所不同,冷高壓及暖高壓亦不一樣。在較大範圍的高壓內,一般多半有下沉逆溫,下沉逆溫的強度因處於所在方位的不同而異,例如副熱帶(例如太平洋)高壓的東南象限內的東北信風中,即有很明顯的下沉逆溫,稱為信風逆溫,這種下沉逆溫在太平洋高壓的西南象限內就比較不明顯。
  2.  冬季的西伯利亞冷高壓系統中,下沉逆溫非常顯著,並有包括地面長波輻射逆溫在內的多層逆溫。
  3. 因為高壓是相對性的,只要天氣圖上有封閉等壓線而中心的氣壓值比外面高,就稱為高壓,例如夏季華中地區有封閉的高壓,中心氣壓1005hPa,這種相對性的高壓中一般都不會有逆溫層存在。altalt